时政动态 协会要闻 各地快讯

通知公告

党建工作、主题教育 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科普知识
家庭健康
育儿知识
生殖健康
生活常识

处暑:防秋乏 记得每天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指消隐、终止。处暑,即“出暑”。“处暑处暑,热煞老鼠。”处暑时节虽已属于秋季,但其暑气只是稍减,此时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空气较为干燥。燥邪易灼伤肺津,因此,处暑的养生重点为养阴清热润肺。处暑养生具体怎么做?有哪些要点?本文为您进行解答。起居:多睡一个小时 注意午睡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升发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建议每天比夏季多睡一个小时。早睡可顺应秋天肃杀之气,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畅。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午睡对于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气血阴阳俱亏,易出现昼不精、夜不寐的少寐现象。处暑天气渐凉,早晚温差逐渐加大,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此“秋冻”并非感到寒冷时不另外多加衣物,而应随时加减衣物,以不感到寒冷为宜。处暑节气,自然界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人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要注意收敛神志,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时可通过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方式以安神定志。饮食:以养阴清热润肺为主处暑时节推荐两款药膳,百合老鸭汤和甘草桔梗汤,二者同食具有养阴、清热、润燥的功效,正适合这个时节烹饪食用。百合老鸭汤:鸭子洗净切块焯水备用,葱姜爆香后加水、香叶、鸭块,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半小时,加百合干(可提前泡发),再小火炖煮15分钟即可。甘草桔梗汤:甘草3克,桔梗3克,玉竹3克,共同煎汤服用,具有清热养阴化痰的功效,可养阴以防秋燥伤肺。秋季以燥气当令,饮食尤应注意养阴润肺,还可多食南瓜、萝卜、蜂蜜、银耳、梨,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养生穴位:按揉尺泽穴可预防感冒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按揉该穴,可起到宣发肺气的作用,临床上常常采用针刺该穴治疗肺失宣降导致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一系列肺系疾病,还可以治疗中暑、急性吐泻等急症,平时按揉尺泽穴能够预防感冒。处暑这一节气里,秉天地肃杀之气,肺气当以降为顺,若有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气不降的表现,可按揉尺泽穴或点刺放血以助肺气宣降。(本文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金劲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倪金霞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人民网转自:学习强国编排:组宣部审校:王玮终审:孙伟荣

宝宝“头睡偏了”?可能没那么简单

有些家长会发现宝宝的头不圆,可能会以为“头睡偏了”,实际上情况不那么简单,很可能发生了颅缝早闭,对此不能大意。颅缝早闭危害多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头颅颅缝是一直存在的。颅骨在3岁之前会沿着颅缝的垂直方向生长,为宝宝的脑组织发育提供空间,同时保护脑组织不受损伤。刚出生宝宝的颅骨主要缝隙有4条——额部的额缝、顶部的冠状缝和矢状缝、枕部的“人”字缝。出生后很快额缝即生理性闭合,其余3条颅缝形成一个“工”字形状。颅缝相当于颅骨的发源地,颅骨骨缝间有纤维连接,里面有大量的成骨细胞适应性增长,形成新生的颅骨结构。颅骨在骨缝连接处扩容增长,从而增加颅腔的容积,为脑组织的发育提供空间。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宝宝3岁之前。3岁之后,颅腔的容积增长就变得很缓慢了。一些宝宝在颅骨发育过程中,颅骨出现了过早的融合导致颅缝消失闭合,从而限制了颅骨的生长,导致局部颅腔容积下降,形成了异常的头型,这种病理现象叫做颅缝早闭。颅缝早闭就相当于给脑组织戴上了箍儿,并不停地念“紧箍咒”。宝宝一条或几条颅骨骨缝过早消失或闭合,会导致诸多危害:比如过低的颅腔容积导致脑组织发育受限,可能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颅腔容积过小,脑组织和颅骨相互挤压,导致颅内压升高,导致突眼、视乳头水肿、小脑扁桃体下疝等;颅缝闭合的同时,其他颅骨代偿性生长,导致颅面部出现严重的畸形,影响美观,如果没有早期处理,会影响宝宝正常的心理及精神状态。检查方法有四招针对类似“头睡偏了”的情况,需要通过“一看”“二摸”“三评估”“四检查”对宝宝头部进行仔细检查。“一看”。宝宝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头颅异常,容貌不对称甚至畸形表现。矢状缝过早闭合引起颅骨向侧方生长受限,颅骨向前后方代偿性扩张生长,表现为长头畸形,也称作舟状头畸形,是最常见的头颅畸形,占40%—70%。一侧冠状缝早闭导致整个前面额部、眶部不对称生长,称为前斜头畸形。双侧冠状缝早闭引起颅骨向前后方向生长受限,导致前额部短小,颅骨向左右代偿性生长,称为短头畸形。一侧人字缝的早闭导致两个耳朵位置是不对称的,枕部出现偏斜,称为后斜头畸形。另外,还有一些罕见情况,多条颅缝出现融合,导致颅腔容积严重缩小,导致患儿眼球突出,囟门不闭合,称为尖头畸形。“二摸”。多数情况下可以手指摸到颅缝处闭合的鼓脊,宝宝前囟饱满、囟门膨隆,提示颅内压高,有助于判读颅缝早闭。“三评估”。儿童保健科门诊有红外线头型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头颅形状是否异常。脑容量不足导致脑神经发育迟缓,较同龄儿童相比,患儿表现为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如有持续性颅内压增高情况,表现为宝宝头围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大头娃娃表现或出现双眼下视的落日征表现。“四检查”。判读颅缝早闭的金标准是头颅CT+颅骨三维重建,能够详细地判读颅骨畸形情况、颅缝早闭性质、完全闭合或部分闭合、脑组织发育情况,但是上述放射性检查需要在CT室完成,而且低龄宝宝需要镇静药治疗,检查过程比较复杂。头颅MRI能够有效评估脑组织发育情况,但是检查耗时长且同样需要宝宝镇静治疗。术式根据年龄定颅缝早闭手术目的之一是解除颅骨对脑组织的压迫,扩大颅骨腔隙,为脑组织发育提供空间。除此以外,颅缝早闭还会对患儿头颅外观,颌面部的眼、耳、鼻等外观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手术的目的之一也是改善宝宝异常的颅颌面外观,为宝宝成年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颅缝早闭的宝宝个体差异较大,颅缝早闭术后宝宝随访尚不完善,因此标准的手术年龄尚不确定。国外内研究表明,早期手术对于宝宝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手术越早,大脑认知功能恢复越好。另外,1岁以内宝宝的颅骨对于手术缺损有强大的修复能力,但是随着年龄增加,此修复能力逐渐减弱。因此,术式要根据患者颅缝早闭类型、狭窄性质、致畸程度、颅内压是否存在等综合情况而定。根据宝宝年龄不同,颅缝早闭的类型不同,手术方式大致可分为4种情况。首先,年龄在3—5月,手术效果最佳,可选用内镜辅助下闭合颅缝条状切除术,术后佩戴矫正头盔塑形。其次,年龄在5—11月,可选用单纯截骨法,针对较为常见的矢状缝早闭的患儿,可应用“π”形截骨法,术后佩戴矫正头盔。第三,年龄大于1岁的患儿,根据不同颅缝早闭的类型,选用不同的颅骨重建的手术方法。对冠状缝早闭、额缝早闭等影响眼眶的患儿还需进行额、眶重建重塑的方法。最后,对年龄较大儿童可考虑其他方法,比如浮动颅骨瓣技术、游离骨瓣转移重塑、可吸收固定材料加骨瓣手术、牵张成骨技术等。此外,颅缝早闭的宝宝中还有一部分合并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斜视等并发症,也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总之,关于宝宝头颅外形的事,不是睡偏了那么简单。上述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问诊治疗。(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马文平转自:学习强国编排:组宣部审校:王玮终审:孙伟荣

九条“锦囊”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现代女性不仅要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还要在职场中奋力拼搏,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健康管理。以下九条“锦囊”,有助于守护女性身体健康。1.宫颈癌筛查 守护女性健康的一道防线宫颈癌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早期发现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女性应从21岁开始进行宫颈癌筛查,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这样可显著提升病变检出率。并非只有已婚女性才需进行宫颈癌筛查,所有成年女性都应定期进行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许多女性通过及时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并成功干预,及时避免了病情恶化。即使接种过疫苗,仍需坚持规律筛查,因为疫苗无法覆盖所有风险因素。筛查过程中的轻微不适,远不及疾病进展后的治疗艰辛。2.乳腺健康 规律自查与医学检查并重自我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异常的重要方式。每月固定时间观察乳房形态,在沐浴时用指腹轻柔触诊,从锁骨下方至肋骨边缘,由外向内螺旋式按压,留意是否有异常硬块或皮肤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女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提高筛查精度,尤其是有乳腺疾病家族遗传风险的人群更应提早关注。研究显示,规律自查配合专业诊断,能帮助女性更早锁定乳腺健康隐患。记住,乳房疼痛未必预示严重疾病,无痛性肿块往往更需要警惕。3.重视产后护理 科学坐月子产后恢复对于女性非常重要,科学坐月子有利于母婴健康。在月子期间,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状态,免疫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产后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保暖,但不要过度养护导致出汗太多。②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以24℃~26℃为宜。③注意会阴部清洁,每天使用温水清洗2~3次,避免感染。④适当活动,可以进行一些和缓的运动,如踮脚尖、轻轻扭腰等,避免长期卧床,这样有助于促进子宫恢复和预防血栓形成。⑤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⑥补充足够的水分,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4.盆底肌锻炼 隐秘而重要的健康基石生育和年龄增长可能削弱盆底肌功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简单的盆底肌运动可帮助改善肌肉张力。盆底肌运动,又称凯格尔运动,是一套加强盆底肌支撑力,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一组运动,具体运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寻找盆底肌:最常用的方法是小便时突然憋住,这种紧缩是凯格尔运动的基本动作。②排空膀胱:将小便排尽。③调整呼吸:保持正常呼气和吸气,不要屏气,使臀部和腹部肌肉放松。④紧缩盆底肌:保持紧缩5秒后放松肌肉,再保持紧缩10秒,10次为一组,每日练习3~4组。5.避孕认知 掌握生育自主权科学避孕是保护生殖健康的重要环节。了解不同避孕方式的适用场景非常关键,如口服避孕药可用于女性短期避孕,放置宫内节育器适合经量过多的女性,戴避孕套则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首选。女性在特殊时期(如哺乳期)需特别注意避孕方式的选择,流产后更应重视生育管理。女性应与伴侣充分沟通,共同选择适合双方的避孕方式。6.皮肤保养 内外兼修,焕发光彩皮肤状态常常反映身体内在变化。面部皮肤是内分泌系统的“晴雨表”,顽固性痤疮可能是激素失衡的预警,有时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对称分布的黄褐斑需关注甲状腺健康,检查甲状腺功能;莫名瘙痒有时与代谢异常有关,可能是患糖尿病的前兆。女性在日常护理中应注重防晒,无论是物理遮挡还是涂抹防晒产品,都是对抗光老化的有效方法;清洁时选择温和的氨基酸类产品,避免过度去角质破坏皮肤屏障;夜晚睡前使用含有神经酰胺的面霜帮助皮肤自我修复。内在调理同样关键,足量饮水、均衡饮食和优质睡眠比使用昂贵的护肤品更能滋养皮肤。7.调整心态 打开心灵之窗女性在月经期、哺乳期及更年期等时期,激素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波动。适时调整精神心理状态,学会自我放松,有助于心理健康。在清晨醒来后的五分钟进行深呼吸、在上下班途中聆听引导式冥想音频、与挚友倾诉心事等,这些都是守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当持续出现睡眠障碍、兴趣减退、自我否定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8.运动规划 量身定制的活力源泉保持规律运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支柱,但需根据年龄调整运动方式。女性在年轻时可重点进行骨骼强度训练,如抗阻力训练、负重有氧运动等;中年时应关注骨代谢,将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有机结合;老年时应加强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预防跌倒。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的把控非常关键,过度运动可能打乱生理节律。如果感到异常疲劳或出现月经失调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运动方案。9.更年期关怀 从容面对生理转变更年期是自然绝经前后的生理阶段,是从生殖期到老年期的过渡阶段,是衰老过程中的正常环节,并不是疾病的征象。女性经历更年期时,身体会发出多种信号。女性应以从容的姿态正确面对身体出现的各种变化。身体潮热时可尝试用薄荷湿巾冷敷后颈,夜间盗汗严重的女性应选择透气的棉质床上用品,这些小技巧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注意监测骨密度,出现骨密度下降后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运用医学手段干预。饮食中适当增加豆制品、亚麻籽等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作者系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姜俊辰)来源:中国医药报转自:学习强国编排:组宣部审校:王玮 终审:孙伟荣

发热、关节痛、皮疹......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基孔肯雅热!这样预防

1952年,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暴发了一种令人痛苦的发热疾病。患者因剧烈的关节疼痛,身体无法挺直,只能弯腰驼背行走。当地语言“基孔肯雅”(Chikungunya)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弯曲”的姿态。科学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毒,命名为基孔肯雅病毒,这种疾病也因此得名。自此,这种病毒从非洲起源,逐渐扩散至全球多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抵御这种疾病。一、传播途径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在我国传播病毒的蚊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传染源。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蚊子叮咬吸血后会把病毒带入蚊体内,经过2-10天的增殖,在下次叮咬时会将病毒传给健康人。也就是说主要传播链条是:患者→蚊子叮咬吸血(蚊子被感染)→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健康人,健康人被感染、发病。该病毒不会直接人传人,握手、共餐等日常社交都不会传染,公众无需过度担心。二、风险因素时间发病高峰和蚊子活跃期完全重合,在热带地区全年可发,我国多见于5-10月(雨季和夏季),南方地区因气候温暖、蚊虫活动早,风险期更长。空间夏季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容易出现较多小型积水的区域,如部分居民小区(特别是有阳台、院落)、建筑工地、公园绿地等,蚊虫密度相对较高,被蚊子叮咬的概率较大。人群所有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年龄、性别,只要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均有感染发病的可能。三、主要症状感染后常有3-7天(一般为1-12天)潜伏期,以高热、关节痛、皮疹等为主要表现:发热:急性起病,以中低热为主,部分可为高热,热程多为1-7天。关节痛: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初始症状为单个或两个关节疼痛,常在24-48小时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可呈对称性分布。主要是踝、指、腕和趾等小关节,疼痛随运动加剧,关节僵硬,可影响活动(重现“弯曲”姿态)。皮疹:发病后2-5天出现,常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数天后消退,但可能伴轻微脱屑。其他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多数患者急性期症状在1-2周内缓解并康复,部分患者持续性关节疼痛和僵硬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个别患者留有关节功能受损等后遗症。现有证据表明,感染后通常能获得持久免疫力。四、预防措施预防基孔肯雅热,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切断病毒在“人-蚊-人”之间的循环:清除孳生地1.每5-7天检查并清理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翻扣闲置容器,倒掉花盆、瓶罐、水桶等容器积水、给废弃轮胎钻孔防积水等;2.每周给水生植物换水,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根系;3.环境治理,疏通沟渠,填平洼地,定期清理绿化带、院落中的杂草和落叶,对无法清除的积水使用安全的灭蚊剂。杀灭成蚊在成蚊密度高的区域,可在花斑蚊活跃的晨昏时段,通过专业人员在空中喷洒杀虫剂,从而达到杀灭成蚊的效果。防止叮咬1.物理防护:减少蚊媒活动高峰期(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的户外逗留时间,尽量穿着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2.化学防护: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等)的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及时补涂。3.居所防护:安装纱窗纱门并保持完好,睡觉时使用蚊帐(特别是婴幼儿)。室内可使用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或电蚊拍驱杀蚊虫。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治可控,核心策略就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了解它的传播规律,及时清除身边积水,做好个人防护,防蚊虫叮咬,我们就能有效抵御这个“弯曲病”的侵袭,享受健康生活。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转自:健康春城公众号编排:组宣部审校:办公室终审:孙伟荣

昆明评议

小程序

昆明市计生协会

公众号

一部手机办事通

办事通app

办事通公众号

友情链接: